"少年俠氣,交結五都雄。肝膽洞,毛發(fā)聳。立談中,死生同。一諾千金重。"處于寂寂小鎮(zhèn)中的我,每當重溫這充滿血性和正義感的詞句,心中就涌上了復雜的感情……
畢業(yè)那年,我淌了一身泥趕到我現(xiàn)在的學校報到的時候,面對黃土高原般的校園,學大寨時候的校舍,我并沒有灰心喪氣,懷著都令自己感動得流淚的獻身精神,滿腔熱情地投入了工作。然而,一連串的事情,使我飽受挫折!
第一次發(fā)工資的時候,我們就被學校"漏發(fā)"了120元,大家在憤憤之余,卻也沒有人去向學校提這件事。我咽不下這口氣,拿著幾個月的工資清單和主任大吵一通。最后以我的勝利而告終,學校補發(fā)了80元,其他人當然是"利益均沾",而我是"贏了工資,輸了關系。"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挨了不少有苦說不出的"冷箭"和"黑拳"。
小鎮(zhèn)盡管偏僻和落后,但類似"權錢交易"之類的事情和全國發(fā)達地方比較起來,卻毫不遜色。我們的學校是本市五流的中學,收容了全市因分數(shù)低而面臨失學的初中畢業(yè)生。當高三那位文科班班主任應聘到上海的那年,校長以委任大任的口氣將我從高二抽到高三文科班任班主任。如果那一年我的努力不叫"育人",我不知道大學中教我們《教育學》的講師是不是該下崗?總之,在那年畢業(yè)總結會上,那位全班考"白板"的理科班班主任多次受到校長的表揚,而我這個將學生送進大學殿堂的文科班班主任卻被校長評為"不合格"……因為我和校長"不親密"。
"希望工程"宣傳畫中的那位小姑娘的眼睛被稱為"渴求知識的大眼睛"?墒乾F(xiàn)實的農(nóng)村孩子并不全是這樣。
在黃土高原般的校園中的孩子,他們心靈上也是寸草不生。他們渴望教師親切的指導,然而五流中學的教師,他們的責任心也是五流的。在我工作的五年中,中青年教師流失竟達三十多名!在教的人,又有幾個能靜下心來去用知識的甘露澆灌那些荒漠般的心靈!無所事事的學生群體總是一天一天在漫延。在課堂上他們睜著茫然的眼睛盯著老師的鼻子尖或褲管;在課外,他們忙于賭博、喝酒、抽煙、敲詐、打架。"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黑沙中涅,與之俱黑。"這種大氣候下又有幾個追求上進的學生能成為人才?
大城市的今天,人們都已實現(xiàn)了在網(wǎng)上購物,但是,因特網(wǎng)被我這個歷史老師帶進課堂的時候,可憐的學生好象在聽外星人的故事一樣,更不會知道什么新浪,虎嘉了。其實,對于生活在這里的我來說,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不也只是我在水底借以呼吸的一根竹管嗎?信息、交流、娛樂、學習是我消磨時光的全部,網(wǎng)上購物、網(wǎng)上訂票等等只是城市中的真實。而對于我的學生和周圍許多教師來說,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有無都與我們毫不相干,我們只需要機械的生活和撞鐘和尚似的學習。我們的學生絕大多數(shù)都將從黃土地中來,再到黃土地上去,重復這種祖祖輩輩的中世紀生活。因特網(wǎng)在這里只是一種奢侈的消費方式。
也不要責怪我們這些可憐的一線教育者吧!教師也是活生生的人,也要結婚、生活。這幾年一座座樓房在校長慈祥的目光注視下春筍般豎起,教師的口袋日益干癟。當我們的工作環(huán)境和生活環(huán)境一起惡化的時候,我們已經(jīng)別無選擇,只有毅然地邁出校門,向一種不可知的生活去流浪……
魯迅在上個世紀曾經(jīng)呼吁:"救救孩子",現(xiàn)在需要拯救的真的僅僅是孩子嗎?
[請看我們的生活狀態(tài)]相關文章:
4.